张茹芸同学和她的作品
中国制瓷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写到制瓷工序“共计一坯之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其中微细节目,尚不能尽也。”千余年来,景德镇制瓷业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手工制瓷工艺生产体系,创造了中国陶瓷史上最辉煌灿烂的一段历史。2006年5月20日,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为促进手工制瓷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后继有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传承,我校开设了非遗专业——陶瓷设计与工艺(陶瓷成型艺术方向),通过大师、教授手把手传技授艺,致力于培养有思想、有文化、有技能、有特长、德才兼备的中华文化传承人。
学生 张茹芸
非遗学院 18级陶瓷设计与工艺(陶瓷成型艺术方向)专业
张茹芸,女,共青团员,于1999年8月生于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现为我校2018级陶瓷设计与工艺(陶瓷成型艺术方向)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学习刻苦,喜欢读书、听音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了解张茹芸和瓷土之间的故事。
拉坯是制作陶瓷的七十二道工序之一,也叫做坯,是成型的最初阶段,也是器物的雏形制作。它是将制备好的泥料放在坯车上,用轮制成型方法制成具有一定形状和尺寸的坯件。拉坯是我国陶瓷器生产的传统方法。
张茹芸拉坯
利坯是指拉成的坯半干时,置于辘轳上,用刀修整,使器表光洁,厚薄均匀的工序。这道工序首先是把黄色的泥坯放在所谓利坯车上,然后坐在车上,用专门工具使器物表面光洁,形体连贯、一致,而使泥坯呈现出皓白的颜色,是陶瓷成型中极为重要的工序,最终确定着器物的形状。
利坯工具(部分)
张茹芸在打磨利坯刀
徐素华老师指导张茹芸利坯
一、拉坯作品
赏瓶 高40cm 口径15cm 肚径25cm
茶杯 高10cm 宽10cm
斗笠碗 高16cm 宽20cm
大碗 高16cm 宽31cm
二、利坯作品
小罐 高11.8cm 宽10.6cm
盖碗 总高9.8cm 宽12cm
茶杯 高7cm 宽5cm
三、非遗学院段院长寄语
我们非遗学院将人文素质、艺术素养与专业技能融为一体,张茹芸同学作为成型班的优秀学生代表之一,刻苦努力,励志成才,拉坯、利坯等成型技法娴熟,通过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就能达到如此高度,前途不可限量,希望张同学戒骄戒躁,再接再厉,在现有基础上得到进一步提高,成为其他同学的榜样,使非遗技艺“后继有人”。
四、学院寄语
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学有所获,学有所用,学有所成,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们的初心与使命。